場景1:今年校招收到的簡歷量增大,如何實現高效精準的篩選
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就業壓力更加凸顯。畢業生們紛紛選擇海投,那企業如何在大批量簡歷中快速、精準地篩選出優秀人才,是今年很多企業面臨的核心挑戰。
場景2:想增加對應聘者關鍵崗位勝任素質的考察,擔心作答時間翻倍,直接勸退應聘者
過往招聘場景下聚焦劣汰,今年想在原有流程中加入價值觀考察,但希望這一環節的作答時間不要過長,否則會造成測評完成率較低,甚至會直接勸退應聘者。
場景3:過往測評題目太多,應聘者體驗不好,而且所有學生題目一樣,那如何防作弊
很多應聘者反饋在面試前測評要做快100分鐘,題目數量太多,做得時間太久。而且不同學生之間題目是重復的,題目泄露了怎么辦。
為了解決以上難題,北森將計算機自適應技術與人才測評充分結合,使企業在原有校招流程中加入測評后,既可以保證評估的精準性,還有效提升作答者的體驗。
自適應測評:體驗、效率和精準的三重平衡
計算機自適應測驗技術(CAT:Computerised Adaptive Testing),融合了計算機技術和項目反應理論,采用自適應抽題和題目參數估計應聘者的水平。這項技術讓測評具備了如下顯著優勢:
體驗更好:自適應抽題,為應聘者挑選適合其能力現狀的題目
效率更高:用更少的題目、更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對應聘者的全面評估
結果更準:基于貝葉斯估計,賦予每道題不一樣的貢獻價值,算分更精準
北森推出測評屆國貨之光:關鍵崗位計算機自適應測評
計算機自適應技術具備這么多優點,但想將其應用到實際測驗中,卻是一項高難度的系統工程,這對題庫建設、系統計算能力、高并發下作答流暢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北森產研團隊一直在不斷突破,自2017年至今,逐步實現了從認知能力自適應測驗(CATA)、到心理風險自適應測驗(MR-CAT),一直到今年的個性自適應測驗(GPI-CAT)。同時,結合企業實際使用場景,北森將三款自適應測驗組合為一個完整的方案,稱為「關鍵崗位計算機自適應測評」。
GPI個性計算機自適應測驗(GPI-CAT):國內首家將自適應測評技術用在性格迫選測驗中,僅需15分鐘即可完成30個維度的評估。
心理風險計算機自適應測驗(MR-CAT):以美國DSM-IV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為評估基礎,在自適應技術的加持下,只需8分鐘可實現對12個心理風險維度的評估。
認知能力計算機自適應測驗(CATA):自2017年問世至今已累計作答超1000萬。截至2022年7月,題庫已超過11000題。
「關鍵崗位計算機自適應測評」是國內首家將自適應技術充分應用在能力、心理風險和個性評估上的方案,其具備如下特點:
評估更全面,助力企業快速篩選和精準識人
首先,心理風險評估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劣汰,在入口端提前規避用人風險;其次,以認知能力測評和個性測評為基礎,深入分析后提煉出12類關鍵崗位的潛質模型,可以幫助企業找到更能應對崗位未來挑戰的高潛人才。
時間更短,體驗更佳
即使三個測驗都作答,最多也只需要40分鐘便可完成,極大提升作答的效率和體驗,應聘者更愿意認真完成。如果選擇其一或其二,時間更短,產品作答和報告輸出也完成支持。
因人而異的評估路徑,讓兼顧體驗的同時帶來更精準的效果
真正的快,從來不是犧牲對評價精度的要求。全流程的題目都實現了“因人而異”,極大規避作弊風險。同時,每道題的計算都充分結合題目難度和個人水平來即時算分,保證應聘者作答的每一道題都貢獻了充足的信息量,確保測評結果的精準度。
計算機自適應技術在能力、心理風險和個性評估的全面應用是測評技術的一個重要突破,但北森測評不僅追求產品技術上的不斷精進,更看重測驗結果真正落地,切實解決客戶的業務問題。下一期,我們將介紹基于「關鍵崗位計算機自適應測評」輸出的“零培訓“面試評估報告,支持用人經理做出高質量決策。敬請期待!
如有相關問題或咨詢,請聯系北森顧問。
北森入選億歐《2022中國人力資源數字化發展研究報告》
日前,億歐《2022中國人力資源數字化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北森以聚焦“ ...
寧夏伊品攜手北森,解決6000人的復雜考勤算薪
“大量藍領操作工人的考勤算薪管理一直是制造業人力資源的效率損耗點”,寧夏伊品薪酬績效經理 ...
疫情高峰來臨,HR怎么做好員工關懷?
疫情 防控新十條發布,城市逐步迎來政策 性 開放。不少HR說,原以為大家陸續回歸工作崗 ...
北森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聯合發布《2022中國連鎖企業人才管理報告》
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主辦的CCFA新消費論壇——2022中國連鎖企業人力資源 ...
一天接到80個居家申請,HR如何保障業務高效開展?
最 近 這段時間,很多人開啟了隨機到崗的模式,比如:早上7點得知公司要封樓,7點半 ...